DSC02186Day6-7
這光亮的石板路,是羅馬時代的遺跡,

幾千年前的人就在上面生活,而如今,換我走過.....

 

札達爾Zadar,是座蓋在羅馬時代遺跡上面的城市,

旅行的第六天,下午,離開每一眼都是綠的十六湖,來到了城市,

古羅馬城市的典型─札達爾,此城有著濃厚的羅馬及拜占庭帝國時期的建築特色。

拜占庭部分不知道是哪裡...有很多拱型倒是確定有羅馬建築的色彩。

 

遊覽車放我們在城市周圍下車,沿著城牆,一進城就看到瞭望塔。

DSC02104

連接著瞭望塔的城牆,已經沒剩多少了,這裡就像是個開放的大廣場,周圍不少觀光客。

以前城門兩旁的柱子,也只剩下地基了,注意,這不是棺材= =

可以看的出來,後來的人就把房子直接蓋在上面。

DSC02105

城門口有個看起來像是古井的八角形石塊,可不是井,原本是城門口兩旁的柱子,地上那玻璃,就是讓你看看下方的遺跡。

所以從這些遺跡可以看出,當時的古羅馬城市,門口可是相當的巨大的。

DSC02109

從門口向著中心延伸過去的,是以前的羅馬大道,早已被周遭的建築物縮減了它原有的寬度。

古羅馬城,正門口會有一條很大的南北向的道路,然後還會有一條很寬敞東西向的道路。

中間下凹的地方是排水溝,這寬度可不是當年的寬度阿!

DSC02114

跟著導遊前行,以前羅馬時代的議會廳,現在已經變成展覽館,前面的階梯坐滿了人,旁邊還有演奏音樂,和幫人畫畫的攤販,超級熱

DSC02121

議會廳對面的..警察局,為牆下方圓圓的洞口,就是砲彈射擊區XD

這裡非常的熱鬧,有點兒難以行動,除了我們團體客外,看起來大部分都是自己來的觀光客

DSC02124

 

往前,走到舊城市的中心,羅馬廣場,這兒最顯眼的地標,聖多納教堂

特殊圓柱形造型,使得這兒九世紀以來便成為札達爾的地標,

獨特的音場設計讓這裡成為札達爾夏季最好的音樂廳,他的建材就是來自旁邊羅馬廣場的遺跡。

仔細看教堂最下方,還可以看到不規則的石塊,就是以前羅馬時代遺留下來的

用舊東西蓋出的東西現在也是舊東西,好妙的感覺!

後面的則是鐘塔,晚飯前的自由時間有花錢衝上去看了風景XD

DSC02138

這廣場再過去,可以看到一個有點突兀的柱子--羞恥之柱。

羅馬廣場上目前只剩下地面舖面與兩根羅馬石柱還保存著,

其中一根石柱還立在原來的位置,被當作「羞恥之柱」(Pillar of Shame),

綁著頸手枷刑具的犯人被鏈在柱子上受公眾嘲笑羞辱。

本來只是根柱子,威尼斯統治時期加了有翅膀的老鷹,但......隨著時間,變成公雞了XDDDDD

再後面是羅馬時代的祭壇,三個方形石板上有奇怪的人頭雕刻。

地板上綠色草地邊,仔細看還可以看到往下凹的痕跡,就是宰殺祭品,放血用的...

DSC02156

 

仿羅馬式的聖安納斯塔西亞教堂則是札達爾地區的主教堂。

其名稱來自札達爾四個守護神之一的St. Anastasia,其他三個為Zoilo、Simon、Grisogone。

仿羅馬式的建築風格,興建於12世紀。教堂下面大的花窗為仿羅馬式,但上面小的花窗則為哥德式風格。

這門的最內側泛黃的艇厲害的,是最早期的建築。

右邊門上方是羊頭,好像有特殊意義..但我忘記了XD

DSC02187

 

跟著導遊走一圈後,來到自由時間,當然是衝鐘塔了。

DSC02203

停在中間從窗戶往下拍街景。

DSC02208

 

整點會敲響的鐘,不只一個,有4個呢

DSC02210

 

登頂,下方城市果然很美

DSC02220

 

換個角度,可看到札達爾舊城位於和大陸只有個一條道路連接的小島上,對面是新城區

DSC02221

 

其實,下圖才是真正眼睛看到的視角...
我要踮腳尖才能看到風景,這圍牆是搞什麼鬼阿~~也太高了阿!

DSC02228

 

在往下看羅馬廣場。左邊一塊塊圍了三面的區域,就是羅馬時代的市政中心,處處可見頹圮的石柱及殘壁。由第一位羅馬皇帝奧古斯都Augustus設立,大小為45 x 90公尺。

廣場由柱廊包圍,柱廊上方有各種裝飾,柱廊下方為當時的商店與工藝鋪。

目前只剩下地面舖面與兩根羅馬石柱還保存著,鎮上的人對此廣場相當引以為傲,因為它是亞得里亞東海岸最大的此類廣場。

DSC02230

聽完城市導覽,往海邊走。

DSC02165

 

這座城市除了老建築,最有名的就是海浪管風琴(Sea Organ),由建築師Nikola Bašić設計,於2005年完工。

在長70公尺的五層石階裡,埋放了35根大小長短不一、通入海中之圓空管,每組有七根,符合音樂之七個音符,共有5個不同高度之台階。

海浪隨著潮汐會進入孔洞,再加上海風拍打,空氣振動之下,發出了類似管風琴、高低長短不同之音階,進而演奏出以大自然為推手之海洋樂章,既天然又巧妙。這麼別出心裁的創意裝置,於2005年完成後,成為全世界首創之第一座「海浪管風琴」;在2006年榮獲第四屆歐洲城市公共空間獎之殊榮,而建築師也因此聲名大噪。

隱藏在海洋下之樂器結構 :

DSC02172

網路上找到的一段錄音。

 

城市光廊
就在海浪管風琴的旁邊,Nikola的另一個環保創作,英文名稱叫做The Greeting to the sun,向太陽問候,直翻中文好理解多了。

在直徑22公尺的大圓圈中,鋪設300多片藍色玻璃板和LED燈板,白天收集太陽能,在夜幕低垂後發光發亮,呈現出五光十色的幻彩燈光秀。

而這裡也是觀賞日落的地方。

DSC02178

 

但我們很難得的是,遇到了陰雨天,這趟旅程裡唯一一天的壞天氣。

吃完晚餐,正前往看夕陽的途中,就下了場大雨,踩著都是水的鞋子到達看夕陽的地點,恩.....至少有看到城市光廊發光拉~~

DSC02248

 

依依不捨的回遊覽車,驚鴻一撇XD

陰雨中的夕陽,也是不一樣的美。

DSC02254



 

資料來源:海風琴英文介紹

arrow
arrow

    picac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